认识路由器

一、路由器的定义与功能

(一)定义

路由器是网络上的选经器,为 IP 数据选择传送的路径。它是一种网络设备,连接不同的物理网络,根据数据包的目的地址,将数据包从一个网络转发到另一个网络,实现不同网络之间的通信。

(二)功能

  • 数据转发:路由器根据路由表将数据包从一个网络接口转发到另一个网络接口,实现不同网络之间的数据传输。
  • 路由选择:路由器通过路由协议计算和选择最佳的传输路径,确保数据包能够高效、准确地到达目的地。
  • 地址转换:在不同网络之间进行网络地址转换(NAT),实现私有 IP 地址与公网 IP 地址之间的转换,提高网络的灵活性和安全性。
  • 流量控制:对网络流量进行管理和控制,防止网络拥塞,保证网络的稳定运行。
  • 安全防护:提供防火墙、访问控制等功能,防止未经授权的访问和网络攻击,保护网络的安全。

二、路由器的接口类型

(一)以太网接口

以太网接口用于连接局域网(LAN),如办公室、家庭等局域网络。它支持以太网通信协议,可以连接交换机、计算机等设备,实现局域网内的数据传输和通信。

(二)串行接口

串行接口用于连接广域网(WAN),如电话网、帧中继网、DDN 等。它支持串行通信协议,可以连接网络适配器(如 MODEM)等设备,实现广域网之间的数据传输和通信。串行接口通常用于长距离的网络连接,如连接不同城市的网络。

三、路由器的连接方式

(一)与局域网连接

路由器与局域网连接时,使用直通网线连接交换机。直通网线是一种标准的网络连接线,用于连接不同设备的网络接口。通过连接交换机,路由器可以将局域网内的多个设备连接到一起,实现局域网内的数据传输和通信。

(二)与广域网连接

路由器与广域网连接时,通过网络适配器(如 MODEM)等设备。路由器可以通过局域网接口或串行口连接适配器,根据广域网的类型来决定采用局域网接口还是采用串行口。例如,连接电话网时,通常使用串行接口和 MODEM;连接光纤网络时,通常使用局域网接口和光纤适配器。

四、路由器的组成

(一)硬件部分

  • 主板:是路由器的核心部件,连接和支撑其他硬件设备,提供数据传输和处理的平台。
  • CPU:是路由器的中央处理器,负责处理数据包、执行路由协议、管理设备等任务。
  • FLASH 存储器:一种可读可写存储器,主要用于存放路由器的操作系统。操作系统是一个压缩的二进制文件,用于控制和管理路由器的工作。
  • NVRAM 存储器:用于存放起始配置文件(startup-config),保存路由器的初始配置信息。
  • RAM 存储器:用于存放运行数据和运行配置(running-config),保存路由器在运行过程中的临时数据和配置信息。
  • ROM 存储器:用于自检和操作系统引导。路由器开机时,会由引导程序引导启动操作系统,对操作系统进行解压。

(二)软件部分

  • 操作系统:是路由器的核心软件,负责控制和管理路由器的工作。它包括路由协议、地址转换、流量控制等功能模块,实现路由器的各种功能。
  • 配置文件:包括起始配置文件和运行配置文件。起始配置文件用于初始化配置路由器,运行配置文件用于保存路由器在运行过程中的配置信息。

五、路由器的配置文件

(一)起始配置文件与运行配置文件的区别

  • 起始配置文件(startup-config):操作系统启动时,会调用初始配置文件对路由器进行初始化配置。它保存在 NVRAM 存储器中,用于保存路由器的初始配置信息。
  • 运行配置文件(running-config):路由器运行过程中,管理员会对配置进行修改,修改后的配置在 RAM 中保存,称为运行配置。关机会丢失。如果管理员对运行配置进行了保存,就保存到起始配置文件中。这时运行配置和起始配置的内容相同。

(二)查看运行配置和起始配置的方法

  • 查看运行配置:在特权模式下使用命令 show running-config,这个命令可以缩写为 sh run
  • 查看起始配置:在特权模式下使用命令 show startup-config,这个命令可以缩写为 sh start

六、路由器的工作原理

(一)数据转发过程

  1. 接收数据包:路由器从一个物理接口收到数据包后,会去掉数据链路层封装,处理 IP 数据。
  2. 查找路由表:根据 IP 数据包的目的地址查找路由表,确定数据包的传输路径。
  3. 选择路由:如果在路由表中找到唯一的匹配路由表项,则根据这个匹配路由进行发送;如果路由表中有多条匹配项,则根据最长子网掩码匹配原则,采用最长子网掩码路由;如果没有具体路由,则最后采用默认路由。没有默认路由则丢弃数据包。

(二)路由表的来源

  1. 直连路由:从直连路由来。只要路由器的接口满足两个条件就会学到直连路由:首先网络连接正常,其次接口通信协议正常。也就是常说的接口出现两个“up”。
  2. 静态路由:来自网络管理员手工配置的路由器。管理员根据网络需求,手动设置路由表项,指定数据包的传输路径。
  3. 动态路由:来自于动态路由协议自动计算的路由。动态路由协议包含内部路由协议和外部路由协议,通过协议算法自动计算和更新路由表项。

七、路由协议

(一)内部路由协议(IGP)

  • 定义:内部路由协议是指同一个网络自治系统内所使用的路由协议。
  • 常用协议:RIP、OSPF、EIGRP 等。
    • RIP(路由信息协议):是一种距离矢量协议,通过交换路由信息来计算路由。
    • OSPF(最短路径优先协议):是一种链路状态协议,通过构建网络拓扑图来计算最短路径。

(二)外部路由协议(EGP)

  • 定义:是指自制系统之间互联所使用的路由协议。
  • 常用协议:BGP4。BGP(边界网关协议)用于自治系统之间的路由选择和信息交换。

八、路由器的配置与管理

(一)查看路由表

在特权模式下使用命令 show ip route 查看路由表。通过查看路由表,可以了解路由器的路由信息,包括直连路由、静态路由和动态路由等。

(二)路由器里路由的共存

  • 共存情况:路由器里不仅可以既有静态路由又有动态路由,还可以同时运行多种动态路由协议。
  • 路由优先级:每种路由协议都会产生从源到目的网络的路由,但路由表中只显示路由优先级最高的路由。CISCO 为每种路由协议产生的路由设置了优先级,如直连“0”,静态“1”,RIP 为“120”,OSPF 为“110”。

(三)解读路由条目

  • C 表示直连路由:表示该路由是路由器直接连接的网络。
  • O 表示 OSPF 路由:表示该路由是通过 OSPF 协议学到的。
  • 【110/2】:110 表示优先级,2 表示度量值。
  • 等价路由:具有相同距离的路由称为等价路由,同时显示。

九、路由器与交换机的区别

(一)功能区别

  • 交换机:用于组建一个物理网络,如局域网。它根据 MAC 地址,把数据帧从一台计算机转发到另一台计算机。
  • 路由器:用于不同物理网络之间的互联。它根据路由表将 IP 数据包从一个网络送往另一个网络。

(二)接口配置区别

  • 交换机:物理接口不允许配置 IP 地址,对交换机配置管理地址只能用 VLAN 虚拟接口来配置。
  • 路由器:每一个接口在接入网络时都必须配置一个所连网段的 IP 地址,且每个接口 IP 地址都可以用于管理这台路由器。

(三)地址配置区别

  • 交换机:不能有两个接口配置同一网段的地址,会产生地址冲突。
  • 路由器:可以有不同的接口配置不同网段的地址,实现不同网络之间的连接和通信。

十、家用无线路由器的特点

(一)配置简单

家用无线路由器的配置相对简单,用户只需按照说明书的步骤进行设置即可。通常包括设置宽带账号、无线网络名称和密码等。

(二)功能集成

家用无线路由器集成了交换机或 HUB 功能,提供一个广域网接口(光纤接口或以太网接口)和多个有线局域网接口。这些有线局域网接口是交换机或 HUB 接口,用于连接计算机等设备。

(三)地址设置

  • 广域网口地址:设置为服务商分配的地址,用于连接互联网。
  • 局域网网关地址:是家用无线路由器的管理地址,厂商已经设置好,因此家用无线路由器的局域网接口不能配置 IP 地址。

(四)路由表设置

路由表无需用户设置,厂家已经设置好。用户只需设置服务商提供的宽带账号和自己的无线网络的接入账号,其他默认设置就可以。

(五)自动分配 IP 地址

计算机自动获取 IP 参数,因为无线路由器里已经设置好了 DHCP 服务,可以自动分配地址。这样用户在连接无线路由器时,无需手动设置 IP 地址,方便了用户的使用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