教师资格证的获取方式主要有两种:评审和国考。以下是这两种方式的详细解读:

一、教师资格证评审
-
申请条件:
-
必须是师范类专业毕业生,且符合《教师法》规定的学历要求。
-
通常需要提供毕业证书、普通话证书等材料。
-
-
评审流程:
-
师范类毕业生在毕业时,由所在学校统一组织申请教师资格证。
-
学校会组织专家对毕业生的教育教学能力、师德表现等进行综合评审。
-
评审通过后,由教师资格认定机构颁发教师资格证书。
-
-
适用范围:
-
主要适用于2017年及以前入学的师范类专业学生。
-
随着教师资格证考试改革的推进,评审方式逐渐被国考替代。
-
基本信息材料
-
有效身份证件:如身份证、户口簿、居住证等原件及复印件。
-
户籍或居住证明:在户籍所在地申请的,需提供户口簿本人页原件及复印件;在居住证所在地申请的,需提供居住证原件。
学历证明材料
-
学历证书:毕业证书原件及复印件。若中国教师资格网无法直接验证的学历,需提交《中国高等教育学历认证报告》。
-
在校生证明:应届毕业生需提供学业成绩单或在读证明。
考试与能力证明材料
-
教师资格考试合格证明:非师范类毕业生需提供中小学教师资格考试网打印的合格证明。
-
普通话水平测试等级证书:原件及复印件,申请语文学科、小学全科和幼儿园教师资格者需达到二级甲等及以上标准,其他学科需达到二级乙等及以上。
其他材料
-
教师资格认定体检表:需在县级以上医院体检,体检结论为“合格”的原件。
-
照片:近期本人1寸免冠正面证件照,与网上报名电子照片同版。
-
个人承诺书:在网上申报界面下载打印、本人签名拍照后上传。
特殊情况材料
-
中等职业学校实习指导教师资格:需提供专业技术资格证书或工人技术等级证书原件及复印件。
-
思想品德鉴定表:由申请人工作单位或户籍所在地乡(镇)政府或街道办事处出具。
注意事项
-
各地区对材料的要求可能有所不同,具体以本省发布的教师资格证认定公告为准。
-
申请人需确保所有材料真实有效,如有虚假信息,可能导致申请不通过。
二、教师资格证国考
-
考试内容:
-
笔试:包括《综合素质》《教育知识与能力》以及《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》(中学及以上)。
-
面试:采用结构化面试、情景模拟等方式,通过备课、试讲、答辩等环节进行。
-
-
报考条件:
-
具有中华人民共和国国籍,遵守宪法和法律,热爱教育事业,具有良好的思想品德。
-
具备《教师法》规定的相应学历,例如报考幼儿园教师资格需幼儿师范学校毕业及以上学历。
-
非师范生和师范生的报考条件一致。
-
-
考试流程:
-
报名:通过教育部教育考试院网站进行网上报名。
-
笔试:考试合格者可获得《笔试合格证明》,笔试成绩有效期为2年。
-
面试:笔试合格后可报名参加面试,面试通过后获得《中小学教师资格考试合格证明》。
-
认定:持合格证明及相关材料到教师资格认定机构申请认定,审核通过后颁发教师资格证书。
-
-
考试时间:
-
每年举行两次,上半年和下半年各一次。
-
笔试和面试的具体日期由教育部公布。
-
三、两者对比
项目 | 评审 | 国考 |
---|---|---|
适用对象 | 师范类毕业生(早期入学) | 所有申请教师资格证的人员(包括师范生和非师范生) |
考试内容 | 无统一考试,由学校组织评审 | 笔试+面试,内容全国统一 |
申请流程 | 学校统一组织申请,专家评审 | 网上报名、笔试、面试、认定 |
难度 | 相对较低,但名额有限 | 较高,需通过全国统一考试 |
发展趋势 | 逐渐被国考替代 | 成为主流获取方式 |
总结
-
评审:适用于早期入学的师范类毕业生,通过学校组织的评审获得教师资格证,但这种方式正在逐渐减少。
-
国考:是目前最主要的获取方式,适用于所有申请者,包括师范生和非师范生,通过全国统一的笔试和面试获得教师资格证