计算机维护维修复习题

问: Altair 8800 微机的基本性能如何, 为什么功能简陋的微机受到了 市场的欢迎?
答: Altair 8800(牛郎星) 计算机包括: 一个 Intel 8080 处理器、 256 字节的存储器(后来增加
为 4KB) 、 一个电源、 一个机箱和有大量开关和显示灯的面板。
问: 第一台微机的哪些设计思想直到今天仍然具有指导意义。
答: 微型化的设计方法、 OEM 的生产方式、 开放式的设计思想、 微机软件地开发
问: IBM PC 微机的的基本性能如何?
答: 第一台 16 位个人计算机, 采用英特尔公司的 8088 作为 CPU, 工作频率为 4.77MHz, 内存
为 16KB, 一个 160KB@5.25 英寸的软盘驱动器, 一个 11.5 英寸的单色显示器, 没有硬盘, 操
作系统为微软公司的 DOS 1.0, 微机价格为 3045 美元。
问: 一个完整的微机系统包含哪些部分?
答: 它由 CPU 系统、 主板系统、 内存系统、 外存系统、 显示系统、 辅助系统、 音频系统、 网络
系统等 8 个部分构成。
问: 如何对微机进行分类:
答: 应用范围分类: 台式微机、 笔记本微机、 PC 服务器、 平板微机、 工业控制微机等。
按 CPU 分类: 分为七代, 如 XT、 AT、 386、 486、 奔腾、 高能奔腾~奔腾 4、 安腾
按主机分类: XT、 AT、 ATX、 BTX。
按指令系统分类: CISC(复杂指令系统) 和 RISC(简单指令系统)。
按 CPU 处理字长分类: 8、 16、 32、 64 位。
问: 什么是兼容机?
答: 所谓兼容机, 是指仿造某一原型机、 并且可以运行原型机软件的模仿机型。
问: 冯·诺伊曼关于计算机模型的理论有哪些主要观点?
答: · 计算机模型由五大部分组成。
· 指令和数据都存储在存储器内, 可以按地址进行查找。
· 指令由操作码和地址码组成。
· 指令在存储器中一般按顺序存放。
· 通常指令是按时序执行的, 但是也可以根据某些条件改变执行顺序。
· 指令和数据均以二进制码表示。
· 计算机以控制器和运算器为中心。
问: 什么是微机结构:
答: 微机结构指微机系统的逻辑设计方案, 它是以软件运行角度去看微机系统信号的存储和处
理过程。 微机结构的属性包括: 微机系统的结构原理框图、 指令系统、 数据的表示、 内存单元
的寻址方式等。 例如微机的“ISA 总线结构”、“南北桥结构”、“控制中心结构” 等。
问: 什么是微机组成?
答: 微机组成指微机硬件的物理设计方案, 组成的目 的是实现结构规定的具体功能, 因此它更
多的关心实现功能的各个芯片单元, 以及它们之间的连接。
问: 微机系统结构有什么特点?
答: 在微机中, 则一直是以 CPU 为中心进行系统设计。
问: ISA 总线微机系统结构有什么特点?
答: ISA 系统结构设计原则是: 以 CPU 为中心, 总线上挂外设。
问: 控制中心系统结构有什么特点?
答: 以 CPU 为核心的控制中心结构。 从系统结构来考察, CPU 处于系统的顶层(第 1 级), 控
制着系统的运行状态, 下面的数据必须逐级上传到 CPU 进行处理。 从系统性能考察, CPU 的运
行速度大大高于其他设备, 以下各个总线上的设备越往下走, 性能越低。 从系统组成考察, CPU
的更新换代将导致南北桥芯片组的改变, 内存类型的改变。 从指令系统进行考察, 指令系统进
行改变时, 必然引起 CPU 结构的变化, 而内存系统不一定改变。
问: 什么是微机控制中心系统结构的“1-3-5-7” 的规则?
答: 1 个 CPU 插座: Pentium 4 Socket 478 CPU 插座。
3 大芯片: MCH(北桥芯片)、 ICH(南桥芯片)、 FWH(BIOS 芯片) 等。
5 大总线: FSB(前端总线)、 内存总线、 IHA(南北桥连接总线)、 AGP(图形接口总线)、
PCI(外部设备互连总线) 等。
7 大接口: IDE(集成驱动器电子设备接口 )、 S-ATA(串行 ATA 接口) 、 USB(通用串行设
备接口)、 SIO(超级输入输出接口)、 LAN(以太网接口)、 AC97(音频设备接口)、 IEEE1394
(火线接口) 等。
问: 微机有哪些主要部件?
答: 主机、 显示器、 键盘、 鼠标、 音箱等设备, 主机内部包括: 主板、 CPU、 内存、 显示卡、
硬盘、 光盘、 软驱、 电源、 机箱等。
问: 微机的主要技术指标有哪些?
答: 性能、 功能、 可靠性、 兼容性等技术参数。
问: 时钟频率信号由那个元件发出?
答: 主板上的晶振元件和时钟频率发生器芯片。
问: 66MHz 的 AGP 总线频率为几分频?
答: 由 100MHz 的基频 2/3 分频而来。
问: 什么是前端总线频率
答: 前端总线(FSB) 是 CPU 总线接口单元与主板北桥芯片之间数据交换的通道, 前端总线频
率是在外频(系统频率) 基础上进行多通道数据传输的频率。
第 2 章 工具
习题
2.1 常用的维修工具有哪些?
答: 维修工具有: 十字螺丝刀、 毛刷、 皮吹风、 万用表等。 如果需要进行芯片级维修, 则往往
需要一些功能强大的工具和复杂的仪器设备。 如果进行软件维修, 则需要准备系统引导盘、 系
统安装盘、 驱动程序、 磁盘管理软件、 杀毒软件等工具软件。
2.2 使用螺丝刀工具时应当注意哪些事项:
答: 螺丝刀一般在刀口处进行了 磁化, 不要将螺丝刀接触到集成电路芯片。 不要因为螺丝刀使
用不当而划伤主板。
2.3 有哪些微机使用的清洗剂?
答: 一类可以清洗塑料外壳, 另外一类可以清洗电路板。
2.4 使用万用表时应当注意哪些事项?
答: 在使用万用表之前, 应先进行调零; 不能用手去接触表笔的金属部分; 在测量某一电量时
不能在测量的同时换档; 要避免外界磁场对万用表的影响; 使用完毕应将转换开关置于交流电
压的最大挡; 如果长期不使用应将内部电池取出来。
2.5 说明故障测试卡常见显示数值的含义。
答: FF: 一开机就显示 FF, 说明机器故障严重。
04、 C1: 说明内存有问题。
7F: 显卡存在故障。
05: 键盘损坏或主板上的接口损坏。
01、 02: CPU 故障。
03: 主板故障。
2.6 常用的维护工具软件有哪些?
答: EasyBoot 5.03: 中文启动光盘制作工具、
DM 9.56: 硬盘低级格式化、 分区、 高格工具、
Ghost 2003: 硬盘克隆工具、
Easy Recovery 6.04: 误删文件恢复、 误格式化恢复
Final Data 2.0 15MB Windows 中文 误删文件恢复、 误格式化恢复
金山毒霸 6: 杀毒软件、
SiSoft Sandra 2003: 功能强大的硬件检测软件、
WinRAR 3.3: 文件压缩与解压
Nero 6.3: 光盘刻录工具软件
2.7 微机的技术指标有哪些?
答: 性能指标、 功能指标、 可靠性指标、 兼容性指标等。
2.8 微机基准测试包含哪些内容?
答: 办公效率性能、 多媒体性能、 3D/浮点性能、 因特网技术性能。
2.9 有哪些常用测试软件?
答: Ziff Davis Winstone 2004、 Ziff Davis Winbench 2004、 SiSoft Sandra 2004 等。
2.10 以 MIPS 来衡量微机性能有什么缺点?
答: 受到外部设备速度的限制。
2.11 微机的可靠性测试包含哪些内容?
答: 环境测试、 寿命测试、 电气测试、 现场测试和特种测试。
2.12 如何进行极限负载测试?
答: 如加大内存容量; 调高系统总线频率; 连接两个硬盘和两个光驱; 将显示器的分辨率和刷
新频率调整到最大; 在 Wndows 下同时运行多个大型程序等。
第 3 章 维修方法
习题
3.3 微机故障的梯田曲线有什么特点?
答: 梯田曲线将故障发生分为三个阶段: 性能稳定期、 故障多发期、 产品淘汰期。
3.4 微机故障多发期的主要原因是什么?
答: 产品硬件故障的原因有: 电子元件的老化, 如主机、 显示器内部温度的反复变化, 会导致
某些电子元件失效。
软件方面的原因有: 如操作系统会越来越庞大, 运行效率将大大降低。 多种设备造成的驱动程
序冲突也会增加。 由于计算机病毒对系统文件的破坏, 对注册表的损伤, 某些软件的相互冲突
等等, 都是造成故障多发的原因。
应用环境方面的原因有: 如长时期的潮湿、 高温、 灰尘、 静电积累、 浪涌电流等, 都将对微机
产生不良影响。
3.5 微机硬件故障有什么特点?
答: 硬件故障是指微机发生的原因是主要部件(如 CPU、 主板、 内存、 显卡、 硬盘等) 发生因
供电错误, 接触不良或部件本身 的性能性故障, 造成的微机无法正常工作。 解决这类故障必须
打开机箱进行部件更换或重新拔插之后才能解决。
3.6 微机软件故障有什么特点?
答: 软件故障是指由于软件本身 存在问题、 软件与其他软件相互冲突、 软件版本不兼容、 用户
人为错误操作、 计算机病毒、 黑客攻击等原因, 造成软件不能正常工作的故障。 在微机使用过
程中, 软件故障的排除不需要拆开机箱, 只需要通过键盘, 鼠标等输入设备就通够将计算机故
障排除。
3.7 微机硬件故障现象有哪些?
答: 接触不良、 器件失效、 器件材料缺陷、 过热故障、 漏电故障、 机械变形等。
3.8 微机软件故障的原因有哪些?
答: 软件故障是由于操作系统或应用软件设计的错误造成的。
系统中运行了 哪些软件、 它们与其它软件、 硬件之间是否有冲突或不匹配的地方。
软件是否存在新旧版本之间的冲突。
设备驱动程序、 系统补丁程序是否安装, 是否合适。
要处理的故障是否为公认的 Bug 或兼容问题。
用户安装的应用软件与配置是否正确。
3.9 微机环境故障的原因有哪些?
答: 输入电源不稳定、 电源插座、 开关接触不良、 某些设置不正确、 没有了 解系统新特性、 灰
尘的影响、 人为故障等。
3.10 板级维修有什么特点?
答: 仅限于厂商或销售商才可以进行、 维修成本高、 受维修配件影响等。
3.15 什么是微机维修的基本思想?
答: 维修的基本思想可以根据莫尔的“思维实验” 进行, 他的基本思想是: 把微机看成一个只
有输人、 输出端的黑箱, 要想知道它的秘密, 只允许对输人, 输出端进行一些试验和观测, 严
禁撬开箱子窥看, 这就是黑箱原理。
3.16 维修工作中的观察法有哪些方法?
答: 查看法、 监听法、 触摸法、 按压法、 敲击法、 插拔法等。
3.17 清洁法的对象有哪些?
答: 板卡的金手指、 各种总线插座、 散热片、 风扇、 软驱、 机箱、 电源、 显示器等。
3.18 如何进行微机引导判断?
答: 如果系统开机后屏幕没有任何显示, 主机也不发出报警信号, 这表明系统是硬件故障。
如果系统启动后, 运行到屏幕上出现资源列表时, 系统开始死机, 可以判断为硬盘故障、 硬盘
信号线接触不良、 BIOS 设置错误。
如果系统运行过程中, 可以看见 Windows 启动画面以后, 发生死机等故障时, 绝大部分为软件
故障。
在系统引导过程中, 主板的鸣笛报警声也是判断故障类型的一个重要方法。
第 4 章 故障分析
习题
4.1 什么是例行检查?
答: 对于不需要特殊的工具和软件, 通过仔细观察就能进行的简单检查称为例行检查。
4.2 一级例行检查需要进行哪些检查?
答: 电源线路连接状态检查、 I/O 接头连接状态检查、 环境检查、 开箱检查、 电子元件检查等。
4.3 二级例行检查需要进行哪些检查?
答: 基本检查、 发热检查、 BIOS 设置检查、 操作系统设置检查等。
4.5 在硬件方面造成死机的主要设备有哪些?
答: 硬盘故障、 电源故障、 主板故障, 在维修工作中占有很大比例。
4.6 在软件方面造成死机的主要原因有哪些?
答: Windows 系统方面的原因、 应用软件方面的原因、 计算机病毒方面的原因等。
4.7 屏幕保护后死机的主要原因是说明?
答: 死机产生的原因主要是电源管理冲突。
4.10 操作系统有哪些资源冲突问题?
答: 中断请求(IRQ) 、 直接存储器访问(DMA) 、 输入/输出(I/O) 、 内存等四大类。
4.11 灰尘对微机设备有什么危害?
答: 灰尘会使设备绝缘程度下降, 漏电电流增加而烧毁电子元件, 从而使微机系统瘫痪。 灰尘
会使电气元件散热条件变差, 寿命缩短。 灰尘如果吸收了 潮湿的空气, 就很容易腐蚀电路板。
4.12 微机通电即开机故障的主要原因有哪些?
答: 外部电源方面的原因、 主机电源方面的原因、 BIOS 设置方面的原因等。
4.13 微机需要多次开机才能启动的原因有哪些?
答: 电源供电不足、 主板的 BUG、 机箱设计不合理、 主板与新增硬件产生冲突、 主板短路或灰
尘的影响等。
4.14 微机不能关机故障的主要原因有哪些?
答: Windows 与主板的 ACPI 冲突、 主板的 ACPI 功能存在故障、 应用软件进程与系统关机进程
有冲突、 Windows 的启动/关机脚本被病毒或黑客破坏、 安装了不兼容或已经损坏驱动程序。
第 5 章 CPU
习题
5.7 目前的 CPU 主要包含哪些功率单元?
答: 主要功能单元有: 总线接口单元(BIU)、 高速缓存单元(Cache)、 指令预取单元(IFU)、
指令解码单元(DEC)、 算术逻辑单元(ALU)、 浮点处理单元(FPU)、 寄存器单元(RU) 等。
5.10 什么是高速缓存?
答: 在内存和 CPU 寄存器之间设置一个高速的和容量相对较小的存储器, 将正在执行的指令地
址附近的一部分指令或数据, 从内存复制到这个存储器, 供 CPU 在一段时间内使用。 这个介于
内存和 CPU 之间的高速小容量存储器就称作高速缓存(Cache)。
5.11 什么是流水线技术?
答: CPU 将一条指令的执行过程分解为多个工步, 当指令读取单元完成了 第一条指令后, 直接
进行读取第二条指令的操作, 其他单元也是这样, 这样就形成了 一条流水线系统。
5.12 数码是超标量技术?
答: 就是集成了 多条流水线结构的 CPU, 并且每时钟周期内可以完成一条以上的指令, 这种设
计就称为超标量技术。
5.13 什么是超线程技术?
答: 超线程技术可以使一个物理 CPU 当做两个逻辑 CPU 来使用, 超线程技术充分利用了 Pentium
4 强大的运算能力, 为每个物理 CPU 设置两个入口, 从软件看来是两个(逻辑) CPU。 在 CPU
核心面积增加不大的情况下, 分享物理 CPU 的执行资源——轮流使用指令预取、 译码、 寄存器
重命名和出口部分, 分时复用流水线和各级缓存。
5.14 Pentium 4 CPU 在什么部位采用了 温度检测?
答: Pentium 4 CPU 有两套热敏二极管。 一套热敏二极管安装在主板 Socket 插座中心, 对 CPU
温度进行检测, 并传输给主板上的硬件温度监控系统。 另一套热敏二极管设计在 CPU 内核温度
最高的部位, 如 ALU 单元、 FPU 单元等, 温度控制电路已经成为这些单元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。
5.15 CPU 有哪些主要技术指标?
答: 各种性能参数、 电气参数、 工艺参数、 兼容指标等。 从用户的角度看, 主要有: 工作频率、
工作电压、 插座类型等几个主要参数。
5.16 提高 CPU 性能有哪些方法?
答: 一是改进 CPU 的指令系统, 二是改进 CPU 系统结构设计, 三是改进 CPU 制造工艺, 四是
改进 CPU 工作环境。
5.17 造成 CPU 发热的主要原因是什么?
答: CPU 工作频率的提高是造成发热的原因之一。 晶体管的制程工艺也是造成 CPU 发热的原因。
CPU 设计结构也与发热有密切的关系。 不同的程序对 CPU 的发热也有不同的影响。 环境温度过
高。
5.19 对 CPU 散热风扇有什么要求?
答: 风扇吹出来的风越强劲越好。 风力越强, 空气流动的速度越快, 散热效果就更好。
最大总重量: 300 克(散热器本体加上固定底座)。
最大尺寸: 60×80×60 毫米。
在任何情况下, 散热器周围的温度不应超过 40 度。
最大散热功率: 68.4 瓦。
扣具夹接触压力: 9 公斤。
第 6 章 主板
习题
6.1 按照主板的设计规范有哪些类型主板?
答: PC、 XT、 AT、 ATX、 WTX、 LPX、 NLX、 BTX 等。
6.5 BTX 主板如何进行分区?
答: BTX 划分成 A、 B、 C、 D 四个区域。 CPU 由于是发热大户, 被独自划为 A 区; 南、 北桥
芯片及 I/O 接口部位划为 B 区; 内存及电源部分划为 C 区; 而扩展插槽则设为 D 区。 每个区域
的气流都向后排放。
6.18 说明 USB 总线的性能。
答: USB 是一种开放的串行通信总线标准。 USB 采用 4 线电缆, 其中 2 根线用来串行传输数据,
另外 2 根为下游设备提供电源。 USB 接口支持即插即用, 可热插拔, 具有自动配置能力。 USB
接口可以串接 127 个设备。 USB 总线标准由 1.1 版升级到 2.0 版后, 接口带宽由 12Mbps 增加到
了 480Mbps, 线路连接距离由原来的 5 米增加到了近百米。
6.21 北桥芯片有哪些功能?
答: 负责支持内存的类型、 内存的最大容量、 是否支持内存 ECC 数据纠错等; 二是负责支持
AGP 图形接口, 如 AGP 图形接口、 是否支持在北桥芯片内置图形处理芯片等; 三是负责北桥芯
片与 CPU 之间的信号传输, 并且决定前端总线数据参数频率; 四是负责南北桥芯片之间信号的
上传下达。
第 7 章 内存
习题
7.5 DDR 与 DDRII 有什么区别?
答: DDR 内存在每个时钟周期中存取 2 个数据, 而 DDRII 内存增加到 4 个数据。 DDR 内存的
数据传输频率为 200~400MHz, DDRII 提高到 400~800MHz。 在 I/O 信号技术方面, DDR 采用
SSTL 信号标准, I/O 电压标准值为 2.5V。
7.14 内存条金手指有什么技术特点?
答: 内存条引脚是镀金的信号线, 又称为“金手指”。 镀金的厚度与内存条的质量有关, 一般镀
层厚度为 0.4 微米~1.3 微米, 往往在金中加入少量钴或镍, 以增加镀金的硬度。 根据测试, 0.4
微米的镀金拔插 200 次就会磨穿镀层, 而 1.3 微米的镀层可以拔插 2000 次。 镀金的目 的是保证
内存条与内存插座接触良好, 防止插脚氧化, 减少信号之间的干扰。
7.20 内存参数“2-2-2-5” 标注的含义是什么?
答: 内 存数据 读 写 的 延 迟一般用 “ A-B-C-D” 的 形 式 表示, 它 们 分别 对应的 参数是:
CL-tRCD-tRP-tRAS。 内存参数“2-2-2-5”, 第一个数字代表 CL(列地址选择延迟) 周期为 2;
第 2 个数字代表 tRCD(RAS 相对 CAS 的延迟) 周期为 2; 第 3 个数字代表 tRCD(行预充电延
迟) 周期为 2; 第 4 个数字代表 tRAS(预充电最短周期) 周期为 5。
第 8 章 显示卡
习题
8.1 什么是显示模式?
答: 显示模式是一种设计规范, 它规定了 显示器的分辨率、 色彩数量等技术指标, 它由显示卡
决定。
8.2 显示卡作用由哪些部件组成?
答: 图形处理芯片 GPU、 显存 VDRAM、 显示 BIOS、 数字模拟信号转换器 RAM DAC、 显示总
线 AGP、 信号输出接口 VGA、 以及显示卡上的晶振、 电容、 电阻等组成。
8.3 衡量 GPU 芯片的性能指标有哪些?
答: 芯片处理数据位宽度、 芯片与显存之间数据总线宽度、 内部 RAM DAC 的时钟工作频率、
具备几条像素渲染处理流水线、 及芯片生产工艺水平等。
8.6 DVI 接口有什么特点?
答: DVI 标准定义两种接口型式, DVI-I 和 DVI-D, DVI-I 在同一个接口可以支持数字、 模拟两
种信号。 DVI-I 接口有 3×8 共 24 个针脚, 用来构建 TMDS 通道, 右边十字架上四个点实际上
有 5 个针脚, 可以传输模拟视频信号。 DVI-D 是一个纯数字信号接口。 现在显卡使用广泛的是
DVI-I 接口。
8.10 什么是几何处理(T&L) ?
答: 将形状特征和运动特征转换成具体的、 可用于平面输出的数据代码的处理过程。 几何处理
通常包括: 座标变换、 灯光效果(通常合称为 T&L)、 消隐、 剪裁、 光栅化、 Z 缓冲等技术。
8.15 显示卡有哪些图形处理指标?
答: 像素填充率、 32 位彩色渲染、 32 位 Z 缓冲、 最大显示分辨率和帧刷新率、 显示卡支持最大
色彩位数等。
第 9 章 显示器
习题
9.1 显示器有哪些类型?
答: 按工作原理分类, 可以分为: 阴极射线管显示器(CRT) 和液晶显示器(LCD), 另外还有
等离子体显示器(PDP)、 真空荧光显示器(VFD) 等。
9.2 显示器的尺寸是指什么尺寸?
答: 显示器对角线尺寸。
9.15 CRT 显示器有哪些主要技术指标?
答: 主要有分辨率、 颜色、 显示速度和图形显示能力等。
9.16 图像分辨率与哪些因素有关?
答: 图象分辨率的高低与荫罩板的点距、 行频、 荧光粉的质量、 图象象素的大小、 用户的设置、
软件的设计、 显示器的大小等因素有关。
9.17 什么是行频?
答: 行频是显像管电子枪每秒钟在屏幕上扫描水平线的总数, 行频又称为水平刷新频率。 行频
的单位是 KHz。
9.18 什么是场频?
答: 场频是显像管电子枪每秒钟在屏幕显示画面的帧数, 场频又称为垂直刷新频率或屏幕刷新
频率, 场频的单位是 Hz。
9.20 什么是带宽?
答: 带宽是显像管电子枪每秒钟扫描的象素点总数, 带宽单位一般为 MHz。
9.24 液晶显示器有哪些优点和缺点?
答: 优点: 产品体积小, 重量轻, 耗电量比传统显示器要小得多, 幅射和电磁干扰小。
缺点: 在分辨率上, TFT 液晶显示器理论上可提供更高的分辨率, 但实际显示效果却差得
多。 一些 LCD 过低的亮度和对比度, 使得画面黯淡, 色彩表现力低下。 TFT 液晶显示器固有的
可视角度的限制, 另外还存在低温无法正常工作等问题。
第 10 章 声卡
习题
10.1 什么是采样频率?
答: 采样频率是指每秒钟对音频信号的采样次数, 采样频率单位是赫兹(Hz)。
10.4 什么是波表合成技术?
答: 波表合成技术是将每种乐器的声音事先采样, 作为音色库保存在声卡的 ROM 或 RAM 中,
(称为硬波表) 或保存在硬盘上(称为软波表)。 当微机播放某种声音时, 声卡会从音色库中找
到对应的音色, 并按要求的大小强弱播放出来。
10.7 什么是杜比数码技术?
答: 杜比(Dolby) 技术是美国杜比实验室开发的一种降低音乐噪音处理的标准, 它们有 Dolby A
(杜比 A)、 Dolby B、 Dolby C、 Dolby S、 杜比环绕声、 杜比环绕声定向逻辑、 杜比光谱录制、
AC-1、 2、 3(数码音频压缩算法) 等一系列音频处理技术。
10.11 AC97 标准有哪些技术特点?
答: AC97 是英特尔公司 1997 年推出的音频标准, 适用于声卡和 MODEM 的设计。 AC97 标准
建议, 为了提高声音信号转换过程中的信噪比, 减少电磁干扰, 应该把数模转换(D/A) 和模数
转换(A/D) 部分从主芯片中脱离出来, 采用一个独立的处理单元来进行声音采样和编码。
第 11 章 硬盘
习题
11.1 温彻斯特硬盘技术有什么特点?
答: 密封、 固定并高速旋转的镀磁盘片, 磁头沿盘片径向移动, 磁头悬浮在高速转动的盘片上
方, 而不与盘片直接接触”, 这是现在所有硬盘的基本工作原理。
11.3 硬盘有哪些接口?
答: IDE 接口硬盘(也称为 PATA 或 ATA)、 串行接口(SATA) 硬盘、 SCSI 接口硬盘、 USB 接
口硬盘等。
11.11 硬盘扇区有哪些特点。
答: 每个扇区可以存储 512 字节的信息。 微机对硬盘的读写以扇区为基本单位, 即使微机只需
要在硬盘上读取一个字节, 也必须一次把这个字节所在扇区的 512 字节全部读入内存, 再使用
所需的那个字节。 早期硬盘为不等长扇区。 目前硬盘都采用等长扇区结构。
11.14 硬盘的数据结构由哪些部分组成。
答: 硬盘的数据结构由 5 大部分组成, 它们是主引导记录(MBR)、 DOS 引导记录(DBR)、 文
件分配表(FAT)、 根目录区(DIR)、 用户数据区(DATA)。
11.15 如何建立 MBR(主引导记录)。
答: 主引导记录由 FDISK 命令创建分区时建立的, 它不依赖于任何操作系统。
11.16 硬盘有哪些分区类型。
答: 主分区、 扩展分区、 逻辑分区、 非 DOS 分区。
11.17 硬盘有哪些软件故障。
答: 主引导程序损坏、 分区表损坏、 FAT 表损坏、 引导文件损坏等。
11.18 硬盘有哪些硬件故障。
答: 磁道物理损坏、 硬盘异响、 硬盘摔坏、 芯片烧坏、 磁头损坏、 硬盘固件信息丢失等。
第 12 章 电源
习题
12.1 ATX 电源有哪些设计规范
答: ATX 1.0、 ATX 1.01、 ATX 2.0、 ATX 2.01、 ATX 2.02、 ATX 2.03 等版本。
12.3 ACPI 有哪些电源工作模式?
答: S0: 设备正常工作。 S1: CPU 停止工作。 S2: CPU 关闭。 S3: 除内存外的其他设备都停止
工作。 S4: 内存数据写入硬盘, 所有部件停止工作。 S5: 系统关闭。
12.11 试说明微机主要部件的电源功率。
答: 大多数微机带有一个功率至少为 200W 的电源, 为了 使微机可靠运行, 电源的输出功率必
须大于系统配置的合计输出功率。
微机主要部件电源功率消耗
部件 设备型号 +3.3V +5.0V +12.0V 数量
理论功率
(W)
CPU AMD Athlon XP 3000+ 6.19 A 1 74.30
内存 128 MB DDR 2.00 A 1 10.00
AGP 显卡 GeForce 4 Ti 4600 6.00 A 2.00 A 1 29.80
主板 3.00 A 2.00 A 0.30 A 1 23.50
硬盘 80GB/7200RPM/ATA133 0.80 A 2.00 A 1 28.00
DVD-ROM 1.20 A 1.10 A 1 19.20
CD-RW Plextor 52/32/52 1.50 A 2.50 A 1 37.50
USB 设备 0.50 A 2 5.00
软驱 0.80 A 1 4.00
CPU 风扇 0.25 A 1 3.00
键盘 0.25 A 1 1.25
鼠标 0.25 A 1 1.25
第 14 章 BIOS
习题
14.1 BIOS 有哪些功能?
答: BIOS 芯片内保存着有关微机系统最重要的基本输入输出设备初始化程序, 开机上电自检引
导程序、 系统功能调用程序、 硬件设备性能参数设置数据等。
14.2 什么是映射技术?
答: 由于 DRAM 比 ROM 的运行速度快, 很多微机制造商设计的 BIOS 在机器启动时, 将 ROM
中的 BIOS 程序拷贝到 DRAM 中运行, 这项技术称为映射。
14.3 CMOS 芯片有什么技术特性?
答: CMOS 是主板上一块可读写的 DRAM 芯片, 它存储了 微机系统的时钟数据和硬件配置数据
等, 共计 128 个字节。 系统加电引导时, BIOS 程序要读取 CMOS 数据, 用来初始化微机硬件
设备的状态。CMOS 依靠系统电源或后备电池来供电, 主机关闭后, 由于有电池供电, 因此 CMOS
中的数据不会丢失。
14.4 BIOS 与 CMOS 有什么区别?
答: CMOS 是存放用户设置参数的地方, 而 BIOS 中的程序需要这些参数进行硬件设备的检测
和初始化。 CMOS 芯片只有保存数据的功能, 而按照 CMOS 中各项参数进行操作, 则需要 BIOS
程序来实现。 准确的说, 是通过 BIOS 程序对 CMOS 参数进行设置。
第 15 章 操作系统
习题
15.5 进程与程序有什么区别?
答: 程序是静态的, 进程是动态的。 程序是代码的集合, 进程是程序的执行。 程序可以复制、
可以在不同计算机上运行, 进程不能够。
程序是永久的, 进程是临时的。
程序的组成是代码, 进程的组成包括: 程序、 数据和进程控制块。
一个程序可以对应多个进程, 通过调用关系, 一个进程也可以包括多个程序。
进程可以生成其他进程, 而程序不能生成新的程序。
15.6 什么是虚拟机?
答: 虚拟机是一个假想中的机器, 在一台实际的计算机上, 通过软件模拟来实现这台假想机器
的功能。 虚拟机有自己想象中的硬件, 如 CPU、 堆栈、 寄存器等, 还具有相应的指令系统。
15.15 Windows 注册表定义了 哪些根键?
答: HKEY_CLASSES_ROOT: 存储与文件类型相关的配置信息;
HKEY_CURRENT_USER: 存储当前登录用户的有关配置信息;
HKEY_LOCAL_MACHINE: 存储系统控制和应用软件的配置信息;
HKEY_USER: 存储所有用户的配置信息;
HKEY_CURRENT_CONFIG: 存储当前主机的硬件配置信息;
HKEY_PERFORMANCE_DATA: 存储系统性能相关信息, 它是不可见的。
第 18 章 网络故障
习题
18.1 怎样检查网络故障原因?
答: 首先检查物理层故障, 如网络接头接触不良、 网卡接触不良、 网络线路中断等。
其次是检查网络层故障, 如, 网络协议的配置、 IP 地址的配置、 子网掩码和网关的配置以及各
种系统参数的设定等。
三是检查网络操作系统层故障。
最后检查网络应用层故障, 如, 域名解析服务器(DNS)、 DHCP 服务器、 邮件服务器和 Web
服务器等。
18.3 什么情况下认为网络负载过大?
答: 如果网络利用率平均值大于 40%, 瞬时峰值高于 60%, 可以认为网段负荷就过重了 。
18.5 Ping 不通对方主机说明了什么问题?
答: 一是被测试微机是否安装了 TCP/IP 协议; 二是检查被测试微机的网卡驱动程序安装是否正
确; 三是被测试微机的 TCP/IP 协议是否与网卡有效的绑定; 四是检查 Windows 服务器的网络服
务功能是否已启动; 五是网络线路是否连通等。
18.12 网络线越短越好吗?
答: 不管两台微机的物理位置多近, 双绞线的长度最好大于 2 米, 因为线路太短, 容易造成线
路的回波损耗(RL), 容易发生时断时续的故障。
18.15 造成网络通信速度非常慢的原因有哪些?
答: 网络设备故障、 网络线路故障、 广播风暴、 软件设置错误、 蠕虫病毒等。
18.16 因特网有哪些接入方式?
答: PSTN(公用电话网)、 ADSL(非对称数字用户线)、 Ethernet(以太网)、 Cable Modem(有
线电视)、 WLAN(无线局域网) 等。
第 19 章 病毒
习题
19.9 恶意代码有什么共同特征?
答: 恶意的目的, 本身 是程序, 通过执行发生作用。
19.10 什么是蠕虫病毒?
答: 蠕虫病毒是一种自 我繁殖和传播的恶意代码。 蠕虫病毒是一种独立的程序, 它不必依附在
某个文件上, 也不改变其他的文件和系统信息。
19.11 什么是木马程序?
答: 木马也称为特洛伊木马程序, 木马是一个独立的程序, 一般被用来进行远程控制, 木马通
常并不自行复制和传染其他文件。
第 22 章 应用环境
习题
22.1 在微机操作中有哪些影响工作人员健康的因素?
答: 显示器对视觉的影响、 键盘对身体造成的危害、 鼠标对身体造成的危害、 环境污染的影响、
操作姿式的影响等。
22.6 有哪些辐射干扰类型?
答: 核辐射、 宇宙辐射、 电磁辐射等。
22.7 电磁辐射为什么会危害人体?
答: 热效应、 累积效应等。
22.9 电磁幅射防护的原则是什么?
答: 主要遵循屏蔽、 远离发生源、 缩短幅射时间三个原则。
22.12 有哪些雷电危害形式?
答: 直击雷、 雷电波侵入和感应雷击。
22.14 市电插座接线应当遵循哪些规范?
答: 插座正对使用人员时, 电源插座的接线应当遵循“左零右相中间地” 的原则。 电源配线时,
相线(俗称火线) 与零线的颜色不允许相同, 相线(L) 规定为红色, 零线(N) 为蓝色, 保护
线(PE) 采用黄绿双色线。
22.15 微机机房接地装置有哪些要求?
答: 交流工作接地, 接地电阻不大于 4 欧姆; 安全保护接地, 接地电阻不大于 4 欧姆; 直流工
作接地, 接地电阻不大于 1 欧姆; 防雷接地, 接地电阻不大于 10 欧姆。
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–
©著作权归作者所有:来自51CTO博客作者杨亦涛的原创作品,请联系作者获取转载授权,否则将追究法律责任
计算机维护维修复习题
https://blog.51cto.com/yangsir0576/5919926