课程名称 数据库原理及应用 课次 1
任务、项目、课题名称 理解数据处理、数据描述 课时 2 学时
教学内容 1.数据、信息、数据处理的概念
2.数据描述
教学目标 1.理解数据、信息、信息处理的概念
2.掌握现实世界、信息世界、数据世界三个世界的描述方法
教学重点 1.现实世界、信息世界、数据世界三个世界的描述方法
教学难点 1.关系模型的表示
教学活动及主要环节 学生活动
一、创设意境,导入新课( 5 分钟)
导入:
什么是数据库?我们的生活中哪里用到数据库?
引出新内容:理解数据库

二、新授内容及时间分配
1.课程介绍与要求(15分钟)
本课程在相关专业中课程体系的位置、重要性
课程主要内容介绍
上课、作业、实验、笔记本电脑、手机等要求
考试说明
2.什么是数据(15分钟)
本节主要理解数据、信息、信息处理的概念
重点:数据的理解 数据的表现形式
表现方法(有型和值两部分)
3.数据描述。(40分钟)
三个世界:现实世界、信息世界、数据世界
现实世界:存在于人们头脑之外的客观世界
信息世界:现实世界在人们头脑中的反映
信息世界的描述所用相关术语:
♣ 实体
♣ 属性
♣ 域
♣ 码
♣ 实体集
♣ 实体型
♣ 联系(重点:联系的类型及判断)
数据世界:信息世界中的信息以数据形式表示
现实世界中客观对象的抽象过程的理解(下图所示)

三、课堂小结( 5 分钟)
1.数据、信息的概念理解。
2.数据描述:现实世界、信息世界、数据世界三个世界的描述方法。

四、作业
复习本次课所学内容

五、预习
数据模型 列举学生所做题目及过程等内容:
1、所做习题为项目1课后习题及考试题库中的题目。

 

课程名称

数据库原理及应用

课次

2

任务、项目、课题名称

掌握数据模型

课时

2 学时

教学内容

1.数据模型的分类

2.概念模型的表示方法

3.数据模型的要素和种类

4.关系模型

教学目标

1.掌握数据模型的分类

2.掌握概念模型的表示方法、E-R图的表示方法

3.掌握数据模型的三要素

4.掌握关系模型的表示及相关术语

5.掌握关系的完整性

教学重点

1.E-R图的表示方法

2.关系模型的表示及相关术语

3.关系的完整性

教学难点

1.关系模型的表示

教学活动及主要环节

学生活动

一、复习回顾( 5 分钟)

  1.人们把客观存在的事物以数据的形式存储在计算机中,经历了哪几个世界?

  2.信息世界中常用的术语?

二、创设意境,导入新课( 5 分钟)

导入:

设计人员如何选择一种数据在计算机中的组织模式?

引出新内容:数据模型

 

三、新授内容及时间分配

1.数据模型的分类(5分钟)

   概念数据模型(简称概念模型)

   结构数据模型(简称数据模型)

2.概念模型的表示(25分钟)

   E-R图的表示方法

   补充题目练习

3.数据模型的要素和种类(5分钟)

  数据模型的三要素

       数据结构

       数据操作

       数据约束条件

  常见的数据模型

层次模型(“树”结构)

网状模型(“图”结构)

关系模型(“表”结构:目前广泛使用)

4.关系模型(20分钟)

  关系模型的数据结构:二维表

所用相关术语

♣        关系

♣        元组

♣        属性

♣        域

♣        分量

♣        候选码

♣        主码

♣        全码

♣        主属性和非主属性

♣        关系模式

  关系的性质

5.关系的完整性(10分钟)

   实体完整性

   参照完整性

   用户自定义完整性

四、课堂小结( 5 分钟)

1.概念模型的表示、E-R图的表示方法。

2.关系模型的表示方法。

3. 关系的性质

4. 关系的完整性

 

五、作业

复习本次课所学内容

 

六、预习

关系代数

列举学生所做题目及过程等内容:

1、E-R图的表示补充题目

2、所做习题为项目1课后习题及考试题库中的题目。

           

课程名称

数据库原理及应用

课次

3

任务、项目、课题名称

掌握关系代数

课时

2 学时

教学内容

1.关系代数

教学目标

1.掌握传统的集合运算

2.掌握专门的关系运算

3.掌握关系代数中各种运算的灵活综合使用

 

教学重点

1.关系代数中各种运算的灵活综合使用

 

教学难点

1.关系代数中各种运算的灵活综合使用

 

教学活动及主要环节

学生活动

一、复习 ( 5 分钟)

1、关系的完整性约束有哪几种?

 

二、创设意境,导入新课( 5 分钟)

导入:

假如S关系中有10条记录,如果我想查询学号为‘2014030210’的学生的信息,我应该如何实现呢

引出新内容:关系代数

三、新授内容及时间分配

1.传统的集合运算(15分钟)

  并

  交

  差

  广义笛卡尔积(难点)

2.专门的关系运算(35分钟)

  选择

  投影

  连接

F θ连接

F 等值连接

F 自然连接(重点、难点)

3.各种关系运算的综合应用。(15分钟)

   此处结合具体题目讲解及练习

 

 

四、课堂小结(5分钟)

1.各种关系运算的运算规则及各运算的综合应用。

 

五、作业

复习本次课所学内容

 

六、预习

   数据库系统的组成与体系结构

列举学生所做题目及过程等内容:

1.  并、交、差、笛卡尔积、选择、投影、连接等各种运算的使用,所做题目为课本例题。

2.  所做习题为项目1课后习题及考试题库中的题目。